背景
近日,有消息称,中央空管委可能将在合肥等多个城市开展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或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这一消息再次
点燃了低空经济发展的热情。
为何考虑放开600米以下天空?
征求意见,满足无人驾驶航空器需求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
国家空域
基础分类
方法》将空域划分为七类,其中G类空域为300米以下非管制空域,W类空域为G类空域内120米以下的非管制空域。
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发展对低空空域提出了新的需求。《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中新划设的W类空域将促进无人机等低空产业的发展。
兼顾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需求
600米以下空域既满足了原来的通航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需求,也兼顾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需求。这一高度层的分层有利于与运输航空器对接。
试点城市如何选?
低空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合肥、深圳等试点城市拥有良好的低空经济发展基础。例如,合肥在低空飞行服务方面有应用
场景,深圳是无人机制造企业集中地。
未来空中交通工具:eVTOL
eVTOL(电动垂直起降
飞行器)是一种新型的空中交通工具,具有垂直起降、低噪音、零排放等特点。有业内
人士认为,eVTOL可能是未来的空中交通工具。
结论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的开展将释放低空空域,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试点城市的选定考虑了低空经济发展基础和场景需求。eVTOL等新型空中交通工具有望成为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引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