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元戎启行宣布获得某主机厂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创下今年自动驾驶行业最大融资记录。虽然元戎没有公布具体是哪个主机厂,但是有多方消息透露这就是最近智驾突飞猛进的长城汽车。
元戎CEO周光还说手上有多个品牌超过10款量产车型,明年将迎来量产爆发期。这家2019年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在经过最初的无人驾驶探索期之后,很快就冷静下来,转头寻求商业化落地。
相比友商,抱到大腿的元戎们无疑是L4企业里幸运的。含着福特金钥匙出生的ArgoAI,搞RoBotaxi 3年烧光36亿美元,在2022年宣布倒闭;估值一度超过10亿美元的禾多科技,今年8月解散了研发部门,创始人倪凯出走,大抵是寄了。
这鲜明的对比,或许,现在L4公司的版本答案就是得找个榜一大哥了。
L4公司的困境
要想知道L4公司为啥会混得那么惨,可能咱们得回到那个为梦想发烧的年代。
2012年计算机深度学习兴起,大家本能的觉得,你都可以分清楚物体的定义了,那用来帮助车子进行避障岂不是信手拈来?加上谷歌无人车获得上路测试许可,特斯拉也在2014年发布了Autopilot,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风投资本疯狂涌入自动驾驶赛道。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统计,2015-2017短短两年,全球自动驾驶相关的融资额达到1438亿美元。那时,自动驾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巅峰时期,有超过50家自动驾驶企业在硅谷进行测试。
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是围绕百度、清华、中科院三大AI黄埔军校,涌现出APOLLO、Momenta、小马智行等一大批新兴智驾公司。
不出意外的话就该出意外了,大家很快就发现,你这Robotaxi烧钱烧的也忒狠了。Foothill Ventures投资人邵旭辉表示,由于产能不足,当时一台激光雷达能卖到8万美金以上,一辆原价三四万美元的车经过智驾改装之后轻轻松松翻个四五倍。这还只是硬件,还有人力成本、云端算力的支出、无人出租车队的运营,无一不是花钱的大头。
三年间,Cruise亏损了15.12亿美元,独木难支的通用最后只能接受外部融资。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快速烧钱的同时,随着测试的深入,无人驾驶终于还是出现了安全事故。
2018年,Waymo在一次测试中给一辆摩托创飞了。隔壁的Uber更加严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