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邀请,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到清华大学物理系讲物理。
11月3日,恰逢《张朝阳的物理课》开播三周年,他携科普新作重返母校,现场推演了第三卷新书中关于核磁共振的量子力学原理,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下课。张朝阳现场总结了物理课坚持三年的动力:带着做这件事有意义、对物理的兴趣,以及直播互动式学习的激发。
少小离家老大回,毕业数十年后重返清华大学物理系令张朝阳十分感慨,他笑称自己到清华物理系的讲堂讲物理是班门弄斧。
这堂别有意义的物理课持续了近4个小时,一如既往硬核烧脑。本场线下课聚焦号称诺奖收割机的核磁共振,作为量子理论成功走向工业实践的实证,背后是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孙昌璞曾推荐道,不管是从传播科学精神的角度,还是从通识教育普及的角度,这本书都很有意义。
现场有高校学子提问为何采用公式推导的授课风格,张朝阳表示希望用自己手推公式的研究,沉浸式地带动大家对严肃科普的认识。他认为,物理是必须计算的学科,不亲自算理解不了背后的本质。他还表示,虽然物理课研习的是历史现存理论,但自己在处理路径上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计算白矮星的钱德拉塞卡极限时对星体密度的估算,比如对偶空间的克氏符公式也能拿来做平直空间的推导。
回顾物理课开播三年,张朝阳用意义感兴趣和直播互动三个关键词总结坚持物理科普的动力。他表示,正是带着做这件事有意义、对物理的兴趣,以及直播互动式学习的激发,使自己的物理研习效率极高,三年时间把基础物理迅速摸了个遍。他希望在视频和文字方面对中文互联网做出更大贡献,持续分享科学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