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牙膏能治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上个月,江苏省消保委公开了关于牙膏市场的调查结果,发现很多消字号械字号牙膏产品在宣传中,经常标榜不实的医疗效果,诱导消费者购买。对此中国口腔用品协会强调,凡是消字号、协字号、药字号口腔产品,标注有医疗作用的,都属于违反法规行为。
比如市面上常见的牙膏功效——防蛀牙,也是常用手段,如果对蛀牙有了解的朋友应该就知道,蛀牙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牙体受侵蚀的一个慢性过程,而且牙体一旦损耗,就无法自我修复,只能靠专业的补牙填充材料进行修复,刷牙最多能预防蛀牙,而不是治疗蛀牙。
还有一种说法是牙膏能抗幽门螺旋杆菌,其实这种细菌主要存在人体胃部,牙膏刷牙只作用于口腔,可能有人说口腔内也有一定的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但别忘了,口腔也是多种菌群共存的综合环境,而所谓的抗菌牙膏,往往添加了广谱抑菌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口腔内菌群紊乱,得不偿失。
二、牙膏成分致癌?有科学依据吗?
此前,网上盛传牙膏中含有致癌成分,搞的人人自危,但这些成分真的有致癌风险吗?其实还真不一定。
过氧化氢这种成分是常见的漂白剂,被常用于美白牙膏中,认为可以通过刷牙把牙变白,后来又研究发现过氧化氢也会对口腔粘膜产生致癌效应。但任何东西只要适量原则,其实也不会产生太大损害,而且牙膏中添加的过氧化氢往往很少,就算每天使用,也不会穿过人体的防御机制,更不用说毒性。
微塑料都说牙膏中添加了微塑料,认为塑料残留会损伤口腔粘膜,长期下来容易产生持续性伤害,增加致癌风险。但实际上这些直径<5mm的塑料颗粒主要的作用其实是为了增加刷牙时的摩擦力,帮助去除牙齿上的污垢和色素,而且这种成分还不止添加在牙膏中,很多化妆品也会使用这种成分,用来增加产品的粘稠度和质感,甚至人体中也会产生这种微塑料颗粒。
尽管如此,还有有一些牙膏可能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三、刷牙不刷到这个关键地方,等于白刷!
除了牙膏,刷牙也有技巧,但事实上很多人刷牙方法都忽视了一些关键区域,比如牙齿和牙龈相接的区域最容易藏污纳垢,不注意清洁,容易软垢堆积,滋生牙结石,长此以往,牙菌斑不断侵蚀,牙齿容易出现蛀牙、牙周病、牙龈出血、萎缩,甚至掉牙等风险。
还有很多习以为常的刷牙习惯可能也存在误区,平常生活里也要多多注意:
- 刷牙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很多人以为刷牙时间越长,清洁的程度越高,但刷牙并不是量越大越好的事情,相反,刷牙超过5分钟就可能刺激口腔组织,导致牙釉质损伤甚至形成楔缺,一般建议刷牙时长在2-3分钟为宜。
- 挑选牙刷有硬性指标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冯剑桥教授表示,刷牙的牙刷也有要求,想要刷的干净,牙刷要挑选小刷头,刷毛长度是两颗门牙的1-1.2倍,高度和门牙高度差不多,刷毛硬度不宜太硬也不宜太软,用刷毛轻按手心时,应该有微弹感觉。
刷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习惯,不仅能清洁口腔,还能预防多种口腔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刷牙,选择合适的牙膏和牙刷,并注意刷牙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维护口腔健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