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非常尊重孩子的成年人,也不怎么批评孩子,直到我看到我们家的监控内容。
有一次,我的儿子正在练习炒菜。我确实没有批评或大吼大叫,但是我和儿子的对话是这样的:“这个不对,得切小一点,要不不容易熟。这样不对,要先炒鸡蛋,再炒西红柿。等等,你这么做不行,得低一点,否则油会溅出来。”
摄像头离厨房不近,所以我看不到儿子当时的表情,但回看这段录像,是能体会到窒息感的。我指手画脚,给出了孩子完全不需要的指导,也给了孩子不小的压力。没有一个脏字,却好像在说最伤人的话:“这事儿只能这么做,你得听我的。这事儿只有我知道怎么做,你什么都做不好。”
这么傲慢的一段话,没经我口,却入了孩子的心。一直都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像这种指导,几乎遍布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别穿这个,今天冷,你看我穿多厚
别穿这个,今天冷,你看我穿多厚。
书包背好了,怎么歪歪扭扭的
书包背好了,怎么歪歪扭扭的。
哎呀,玩点什么不好非玩这个
哎呀,玩点什么不好非玩这个。
大人的精力放在指导孩子的一举一动上,且常常伴随着制止和指责。好像没有我们的好心提醒,孩子的天会塌下来,实则处处被盯着才是孩子身上的无法承受之重。
每天被这样的小事消耗心力,孩子根本无从成长。做什么都是错,整个人长期浸泡在悲观、压抑的情绪里,多强大的内心也会崩塌。一个筋疲力尽的人,做事拖延、注意力不集中、遇到事就放弃、有挑战就退缩,无法焕发该有的生命力。
难怪现在的孩子都蔫蔫的!其实,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没必要在小事上过多消耗孩子。现在的孩子总是生活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的。孩子们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学校被约束不能跑跳,放学后也没有东游西逛、漫无目的跑来跑去的自由。得到的关注太多太集中,一点点小事都会被反复提及,饭吃少了、字写乱了、衣服皱了、鞋子乱放……
看过一位网友分享的在北医六院挂号大厅待半天的所见所闻:你怎么不会插卡(孩子正在插卡,机器显示读取成功)但是,我几乎同一时间见到了四个家庭(早上挂号高峰期,一个爸爸三个妈妈)。他们的孩子每做一个动作,注意是毫不夸张的每一个,就会迎来一句指导。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说,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无所谓、不分对错的小事。大人挑的每一个错,甚至根本涉及不到对错的事情,也会反复唠叨很久,使得孩子的大脑和身体都得不到放松,一直绷着弦儿。
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曾经这样形容过被责备的孩子:那原本充满了歌声与欢笑的身体,突然之间就变得畏缩、紧张、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激动的脸上覆盖了阴霾。闪闪发>
当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急着去指责和批评。我们可以耐心引导,提供建议,但不要剥夺他们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让孩子自由成长,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