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元旦、春节效应和业绩披露效应又将如何演绎?
联合国预测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882万人
近期,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的中方案预测,中国2024年出生人口预计为882万人。这一预测是基于当前的生育趋势、人口结构、以及可能的政策变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联合国人口司第一次对我国新生人口情况进行预测了。上一次预测是2023年,他预测我国人口890万,官方或自私,而是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生育率下降与社会结构变革
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它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选择的自由与社会的责任之间,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人口问题?
任泽平:
- 认为当前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严峻,甚至出现连婚也不结更别提生育的情况。
- 提出国家每年增加2万亿投入,以在十年内多生5000万孩子来解决人口低生育问题。
- 还建议全面放开生育权,尊重每个家庭的生育选择;增加公立幼儿园和托儿所的数量,将0-3岁儿童的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高到40%;给予照顾孩子的隔代老人提供补贴,减轻家庭生育压力,拉动经济增长。
马光远:
- 提出鼓励未婚同居来提高生育率,打破结婚作为生育前置条件的传统观念。
- 他还认为人口只有保持合理增长范围才能助力经济发展,鼓励生育需要拿出实质奖励,如在税收以及住房方面给予大幅度支持,免除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把孩子的学前教育归于义务教育体系,减轻年轻人抚养孩子的成本;延长生育假,理清各种对生育有限制的政策,改变人们的生育观。
梁建章:
- 指出中国目前面临内需不振和生育率低迷两大难题,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鼓励生育基金,给生孩子的家庭定向发放补贴。
- 因为生育成本过高是低生育率的根源,发放补贴是降低生育成本的最直接方式,国际经验也表明育儿补贴和生育率正相关。
郎咸平:
- 表示如果没人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 他认为不同时代出生的人在生育动机上存在差异,上一辈秉持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而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幸福和生活质量,且随着学历提升,年轻人无法接受散养式育儿观念,在资金和精力不足时不会贸然养育孩子。
周末发生的大事件
1. 上海发布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到2025年底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建设虚实融合超大型实训场。
依托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打造虚实融合的超大型实训场,建设支撑实训场的高性能计算集群、高精度三维建模和高质量训练数据集,创建与物理实体对应的高精度仿真环境和仿真训练系统,搭建超大规模城市级的模拟应用场景,率先赋能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大模型实训。
主要目标,瞄准技术前沿,坚持应用牵引,通过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打造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聚焦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加速应用赋能。
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集聚智能技术、智能应用、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超1000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产业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