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求解弱场引力波方程
引力波的作用
引力波是时空弯曲的波动,由质量和能量的加速运动引起。它们以光速传播,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越宇宙中几乎所有的物质。
引力波的具体形式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波可以在时空度规中描述,具体形式为:
$$h_{ij}(x) = \frac{16\pi G}{c^4} \int \frac{T_{ij}^{tt}(x')}{|x - x'|} d^4x'$$
其中:
- $h_{ij}(x)$ 是时空度规微扰
- $T_{ij}^{tt}(x')$ 是物质-能量应力张量的分量
- $G$ 是万有引力常数
- $c$ 是光速
- $|x - x'|$ 是坐标 $x$ 和 $x'$ 之间的距离

引力波的观测
直接观测引力波非常困难,因为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弱。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激光干涉测量法:
- 脉冲星计时法:

LIGO 等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利用激光束的干涉原理,当引力波通过时,激光束的路径长度会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它们会发出规律的无线电脉冲。当引力波经过时,脉冲星的运动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脉冲到达时间的变化,可以通过精确测量脉冲到达时间的变化来推断引力波的存在。
张朝阳推导引力波的具体形式
张朝阳在《张朝阳的物理课》第 232 期中,详细推导了引力波的具体形式。他首先回顾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框架,包括时空弯曲、度规、克氏符、黎曼曲率和爱因斯坦场方程等概念。
他求解了度规的微扰方程,得到了度规形式的一阶和二阶近似。在此基础上,他引入了测地偏离方程,描述了引力波导致的可观测效应,包括光线弯曲、行星轨道进动和恒星内部结构变化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