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面上却潜藏着一种令人担忧的隐患——毒衣服。
央视曝光毒衣服,致癌物超标27倍
近年来,央视曝光了一系列关于毒衣服的报道。国家市场监督局的抽查结果显示,市场上一些衣服中的致癌物质联苯胺含量超标了27倍之多。
联苯胺是一种在衣物染色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按照规定,其使用剂量不得超过20ml/kg。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润,大量滥用联苯胺,导致了严重的安全问题。
接触过量的联苯胺会导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内脏健康,诱发癌症。通过呼吸或皮肤接触,联苯胺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显著伤害。
一名在服装厂工作的年轻人,因长期接触联苯胺,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他的案例并非个例,很多服装行业从业人员都出现了类似的健康问题。
毒衣服的危害不仅仅是联苯胺
除了联苯胺,甲醛也是导致毒衣服的另一大杀手。早前,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裤就因甲醛超标而备受关注。甲醛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致癌性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会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甚至鼻咽癌等严重疾病。
甲醛广泛存在于各种纺织品中,包括服装、窗帘、地毯等。劣质的纺织品或生产工艺不合格的产品,往往甲醛含量严重超标。
如何辨别毒衣服?记住这3点,大大降低风险
普通消费者并不是专业人士,可能无法直接检测出衣服中的毒性物质。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降低购买到毒衣服的风险:
- 不要买有味道的衣服:合格的衣物一般不会发出刺鼻气味,如果衣服上有明显的异味,可能是劣质品或成分超标的标志。
- 注意衣物标识信息:购买衣服时,仔细查看衣物上的吊牌、水洗标、领标等,核对成分、标准、安全等级等信息,避免买到假货或被不良商家调换标签。
- 不要过分追求性价比:过低的价格往往意味着生产工艺不合格或原材料质量差,可能会导致甲醛、联苯胺等有害物质超标。购买纺织品时,要理性衡量性价比,不要因贪小便宜而损害健康。
给孩子买衣服,除了避免毒衣服,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 注意衣服的设计安全性:孩子对危险的预见性较差,身体机能较弱,选择衣服时要特别注意设计安全性,避免选择有帽绳等可能引起窒息风险的款式。
- 优先选择纯棉、丝绸等天然材质:天然材质透气性好,对皮肤刺激小,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 定期清洗和晾晒:新衣服在穿着前最好先清洗和晾晒,去除甲醛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

毒衣服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尤其是对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家长在给孩子购买衣物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毒衣服,选择安全健康的产品,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