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亦川 编辑:袁月
出品:搜狐健康
摘要
近期,美国一位病毒学家用自己培养的病毒打到身上治疗乳腺癌。这一颇具争议的自我
实验引发了关于溶瘤病毒疗法(OVT)的伦理和科学的讨论。
正文
病毒学家自用病毒抗癌
2020年,Beata Halassy经历了乳腺切除术后的第二次乳腺癌复发。面对再次
化疗的痛苦,她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她在文献中发现了溶瘤病毒疗法(OVT),这是一种通过病毒感染癌细胞,激发免疫反应从而消灭肿瘤的抗癌新领域。
虽然不是肿瘤专家,但Halassy在培养纯化病毒
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她选择了麻疹病毒和水泡型口炎病毒(VSV)作为实验病毒,因为它们均可感染肿瘤并已开展了安全且有效的临床试验。
经过两个月的培养,研究小组将培育的病毒注射入Halassy的肿瘤中。在专业监控下,他们发现肿瘤大幅缩小,变得柔软,脱离了侵犯的胸肌和皮肤,成为手术易切除的状态。切除后分析显示,肿瘤被免疫细胞彻底渗透,证明OVT疗法起效,免疫
系统已对病毒和肿瘤开展
攻击。
手术后,Halassy接受了一年的靶向治疗。四年后,她仍然没有复发。
自我实验的伦理争议
Halassy的自我实验引发了伦理方面的争议。一些专家认为,用病毒进行自我治疗并非首选,因为它有可能对其他渴求治疗的患者造成误导。这种实验缺乏严格的科学控制,难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不过,Halassy认为,培养病毒涉及大量知识和设备,使得其他人难以轻易效仿。她还强调,自己的实验不仅实现了治疗目的,还为OVT
动物肿瘤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溶瘤病毒疗法的前景
OVT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癌新疗法。它直接攻击癌细胞,同时刺激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
识别和清除。与
传统化疗和放疗不同,OVT具有较高的针对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目前,大多数OVT实验仍在晚期转移性癌症中进行。其中,名为T-VEC的黑色素瘤疗法已在美国获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深入,OVT有望在更多的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
结语
Halassy的自我实验是一次大胆而具有争议性的尝试。它不仅证明了OVT的抗癌潜力,也引发了关于自我实验伦理和OVT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OVT将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资料
[《
自然》:病毒学家用自己培养的病毒打到身上治疗乳腺癌](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327-0)
[溶瘤病毒疗法:一种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79133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