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位市民向蓝鲸新闻反映,家里老人在通过微信视频号引流或以公益养生课名义被拉进微信群后,每日打卡听录播的养生课程,被成功洗脑后,购买了价格昂贵的非处方药产品或保健品,金额动辄几万。
隐秘的私域营销
蓝鲸新闻调查发现,这些微信群和视频录播课程普遍集中在私域,观看需要审核通过,较为隐秘,较难被发现或直接针对老年人。他们通过分享无关紧要的养生知识,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夸大宣传,诱导老年人高价消费养生非处方药产品或保健品。
洗脑式营销套路
小燕(化名)在家里老人被迷惑高价买保健品后总结过程:他们先以免费公益课程名义添加老人微信,借着某大学或某国内知名主任/教授的录播课程,课程里那些粉丝托,每天给主任留言表示感谢,还有所谓的直播连线,每次都说自己哪哪不舒服,自从服用主任推荐的食疗再配合某某产品,三高降了,胃口睡眠好了,腿有劲了,创造不老奇迹。
借着限时限量广告以及主任和托们对产品功效的肯定,抓住老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急切心理,大肆高价推销!老人不知道网络水有多深,平时舍不得吃穿,这里眼都不眨就下单。

小雨(化名)向蓝鲸新闻反映,自家老人通过微信视频号引流扫码进了微信群,在群主发的视频养生课反复洗脑之下,购买了内蒙古微信群,尤其是宣称可以提供免费健康咨询或优惠购买保健品的。
结语
老年人追求健康本无可厚非,但要警惕不法商家利用他们的心理进行洗脑式营销,误导他们高价购买功效夸大的保健品。老年人及家属应了解相关防范知识,避免上当受骗。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权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