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再晚两年决定是否生育,赶上了女性主义风潮,情况可能会截然不同。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女性在选择生育时,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吗?——是美好的生育神话,还是痛苦的生育体验?是母爱的伟大光辉,还是育儿的繁重琐碎?……这些关于育儿的无数侧面同时存在,而我们只看见其中一隅。
36岁时我生下了自己的小孩。这句话现在看来简单又确定,但对于彼时的她而言,如果我反复看这句话,会觉得周围一切都越来越沉重了。
原本,荞麦是一个不想生育的女性,生孩子从来不在她的人生计划之中。人生的无数个选择和岔路口,无数次的外界质疑、自我审视,无形中引导着她最终做出了生育的决定。
生育的压力
对于女性来说,生育的压力一直存在。荞麦说:“女性的生育节点写得很清楚,大部分人在45岁之前要做好决定,到底生还是不生。”
<>荞麦说:“不生小孩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对于女性来说,生育的压力一直存在。”

她认为,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让女性在生育与不生育的道路上都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力。
荞麦呼吁:“我们应该有权选择我们想要的生活,而不必受到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压力。生还是不生,应该是一个个人决定,而不是一个被迫的选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