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麟 被月之暗面困住的局中人

科技资讯 2024-11-23 23:11:32 浏览

2022年11月16日,陷入前投资人仲裁风波的主角杨植麟突然出现,并对外发布了一款数学模型。

杨植麟将自己的数学模型k0-math对标OpenAI的GPT系列,主打深入思考。对于从不对外讲技术的月之暗面而言,这一动作有些异常。

产品方面,杨植麟表示他们未来的重心依旧在Kimi上,且暂时也不会再拓展海外市场。不过,国内toC生产力工具迟迟难变现的现状,对月之暗面和杨植麟提出了巨大考验。

暗面

当下,技术的故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似乎也不再性感。有投资人直言,这年头、这个环境,以月之暗面现在的估值水平,发啥(模型)都没帮助。下一轮月之暗面的估值至少要40亿~50亿美元,谁还能投得起?

数学天才的回归

据参与此次月之暗面发布会的媒体形容,在分享k0-math模型时,杨植麟几乎化身为一个高中老师,在现场用大量高考数学题目演示模型的思考能力。

他是那样兴奋,以至于一度在近十分钟的时间里,目不转睛盯着桌面电脑,不看众人,沉迷讲题——像是北大数学天才韦神附体。

有业内人士透露,相比于管理公司,杨植麟本人更倾向于回大学做一名教授,做学问。但目前的大环境和竞争格局下,容不得他那么"simple"。

拧巴的创始人与公司

2023年10月,一款支持20万汉字输入的智能助手Kimi正式对外发布,其背后的公司月之暗面逐渐浮出水面,长文本也成为各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暗面以新一轮超10亿美元融资、25亿美元估值的消息被曝出时,创始人杨植麟的热度也跟着水涨船高。坚定的AGI信徒、师从清华AI大牛唐杰、本文引用超22000次……各种标签和溢美之词贴在了这位大模型领域最年轻的创业者身上。

2024年3月,在腾讯科技的采访中,杨植麟表示,AI不是我在接下来一两年找到什么PMF(ProductMarketFit,产品市场匹配度,这一概念最早由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网景公司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在2007年提出),而是接下来10到20年如何改变世界。

今年10月份,有媒体曝出,头部大模型公司中,至少两家逐步放弃了预训练模型。有行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其中就包括月之暗面。

对此,有投资人也认为,除了少数公司能够做到基模一体,绝大多数公司应该专心做好应用。现在基础模型的收费低,能力也足够强,只要针对自己的产品和场景做优化就很好用了。他说。

从成立以来,月之暗面从未对外发布或推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也不像同行那样拿自研模型去打榜或冲榜。其官网也显示,月之暗面的语言模型基座依然是MoonshotAI,供给B端API调用的模型,依然是moonshot-v1-8k、moonshot-v1-32k、moonshot-v1-128。

一年多来,公司唯一对外输出的,只有Kimi。

收缩与聚焦

2024年9月,月之暗面的出海产品Ohai和Noisee,被曝出进行了业务调整,或缩减合并到Kimi本身,或裁撤项目。

对此,杨植麟在11月16日媒体交流过程中回应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