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暴涨与求生焦虑的交织 智驾人生的中场困局

科技资讯 2024-11-19 11:49:23 浏览
自动 融资 消息资讯

近年来,估值缩水成为今年 IPO 的自动驾驶公司需要消化的问题。地平线 IPO 首日收盘市值为 534 亿港元(约69 亿美元),较 D 轮融资估值(87.1 亿美元)缩水 18 亿美元;文远知行首日收盘市值 44.9 亿美元,较 D+ 轮融资估值(51 亿美元)缩水 6 亿多美元。2023 年 10 月末,L4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也递交了迟到的招股书。在 2023 年完成 D+ 轮融资时,小马智行的估值已较高点缩水四成,至85 亿美元。

不可复制的职场晋升

2016 年创业潮兴起以来,风投机构向国内创业者投入超过 3000 亿元,让自动驾驶行业迎来讲故事的风口。自动驾驶公司顺利拿融资、估值攀升,积极拿牌照,大手笔招揽技术人才,较少考虑商业化。踩上风口的人也拿到职级和高薪,创业潮不断,创业者不需要谨慎对待变现。

如今估值缩水,只是其中显性的一幕。近一年多来,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千挂科技、擎天智卡,以及智驾公司禾多科技相继被爆清算或收缩,理想汽车裁员了 300 名智驾员工。一位入行多年的工程师表示,没有哪家公司不裁员了。自动驾驶公司和人的处境都更艰难了。

消亡和进步同时进行

自动驾驶正具象化为代客泊车、高速/城市辅助驾驶等功能。消费者更愿意为智驾买单。长安、长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英伟达这类科技公司,和博世、高通等老牌 Tier1 厂商都加大力度入局智驾。

一个撒满热钱的风口散去,一个残酷的新赛季也来了。

何致远的职场晋升之路

何致远是一位自动驾驶公司的中层,他曾经历过一段梦幻的职场晋升。2018 年,自动驾驶正处在萌芽、被资本看好的黄金时期。当时何致远还是二本学校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在一位通过在外培训拿到无人驾驶测试运维岗位的朋友怂恿下,他进入培训班学习,几个月后成功入职一家不知名的自动驾驶公司实习。

2019 年,何致远拿到图森未来的校招 offer。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0 年底的两年间,图森未来在中美两地扩充了 700 人。行业抢人大战在此时达到顶峰,独角兽成立和融资消息不断,初创公司百万年薪招揽成熟工程师,应届生不需要过多了解自动驾驶,就能手握多个 offer。

尽管何致远在图森的薪资一般,但得到了大量的机会和培训,两年间快速成长为管理十几人团队的 leader。面对快速膨胀的行业,他选择跳槽。

掌握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是行业里被争抢的香饽饽。哪怕是月薪 8000 元的图森测试员,都被要求签订竞业协议。何致远观察身边的同事,8000 多块出去,随便一跳,能拿到 2 万多、3 万元,就赶上好时候了。在何致远走的时候,团队成员走掉了 90%。

他被开出了 70 万元的期权包,和中层管理者的职位。图森不是没有涨薪留人,涨到 2.5 万元就相当于 double 了,但是外面给你 4 万,你怎么想?同时,新公司开出的优渥条件,让他大方舍弃了在图森拿到的大部分期权。

在新公司待了三个月,他又接到一个百万年薪的橄榄枝,但最终拒绝了,一方面是频繁跳槽不好,也有现金部分太少的原因。

何致远所经历的在当时自动驾驶行业并不罕见。一位从业七年的自动驾驶猎头告诉《豹变》,早期行业默认,入行三年就要推动候选人尽快拿到 60 万元-90 万元的期权包。但如今的行业新人很难再复制这种上升。

融资缩减是直接导火索。2023 年全年,国内自动驾驶发生了 140 起融资事件,共计 200 亿元

行业变冷,晋升难复制

一位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在社交平台问,是否应该进入自动驾驶行业,一位工程师劝她慎重,自动驾驶目前处在下行周期,行业里的很多老人都在等着瓜分红利

何致远所在的自动驾驶公司挑人标准是,至少有三年工作经验。一位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在社交平台问,是否应该进入自动驾驶行业,一位工程师劝她慎重,自动驾驶目前处在下行周期,行业里的很多老人都在等着瓜分红利。

融资缩减是直接导火索。2023 年全年,国内自动驾驶发生了 140 起融资事件,共计 200 亿元人民币。与前几年动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融资额相比,可谓大幅萎缩。

融资缩减意味着公司扩张速度放缓,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减少。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复制何致远式的职场晋升之路,难度越来越大。

结语

估值缩水给自动驾驶行业带来阵痛,也给职场晋升之路带来影响。行业的黄金时期已过,人才争夺战也告一段落。想要在自动驾驶行业实现职业发展,需要脚踏实地,重视技术积累,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