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雅读书会每周共读一本书,养育孩子带来的焦虑,能不能躲开?《父母的觉醒》一书,告诉我们,能,但不是改变孩子,不是改变环境,而是改变自己。先育己,再育儿。一切源头,其实在自己身上。先转念,再修行。
推荐美国访谈节目女王奥普拉盛赞可以改变你人生的教育经典《父母的觉醒》
了解父母如何卸下假面具,和孩子建立回环型互动。
教人怎么做父母的书汗牛充栋,但这本《纽约时报》排行榜的畅销书——《父母的觉醒》却独树一帜,用美国名人访谈节目女王奥普拉的话说,这本书是革命。
孩子是父母觉醒中的灵魂导师
怎么看见真实的自我呢?这就引入了萨巴瑞博士的第二个革命性育儿观点。她说,我们的孩子是我们觉察和觉醒过程中的灵魂导师,我们的孩子带我们看见真实的自我。
而且她还说,孩子对我们成长的贡献,比我们给他们成长的贡献还要大。因为很多的冲突,很多亲子关系的痛,恰恰是孩子用尖叫的方式来提醒我们内观,提醒我们这是不是触碰到了我们自己的童年伤痛,他们把光照在了我们的问题上,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些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这本书的英文标题TheConsciousParent里面conscious的意思。现在的中文版把它翻译成觉醒,其实conscious的本意就是有意识的,觉察的,对应的是无意识的,无明的。
孩子通过自己的不爽、疼痛,帮助父母把无意识的东西带到意识层面。所以作者认为,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上下关系,不是威权关系,而是一种回环式的互动,孩子引导我们,我们又引导孩子,孩子又引导我们,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就是要一起活在当下,没有权威,没有控制,是心灵对心灵的交流。
放下期待,全心全意接纳
很多家长遇到棘手的亲子问题时,会来找萨巴瑞博士求助。博士总是会要求父母先转变自己。父母们很气愤:有问题的是我的孩子,为什么要我们改?他们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自己竟然比孩子更需要转变思想。
萨巴瑞博士一直认为,亲子问题的根源,大多是在父母身上,是父母把自己的期望,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没有看到孩子真实的自我,没有看到孩子真实的需求,问题就是因为这种错位造成的。
所以,父母要先转变自己。书中举的很多案例,都是因为父母不能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

安东尼和缇娜的儿子肖恩不仅学习有障碍,在社交和生活方面也饱受困扰。父亲是网球健将,擅长自行车运动,儿子却讨厌户外活动,甚至害怕上体育课。
父母无法接纳肖恩的真实自我,他们总是试图改变他,让他变得更像他们期望的样子。这给肖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直到有一天,肖恩在学校组织的参观动物园的活动中,表现出了对动物的极大兴趣。父母这才意识到,肖恩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么无能。他只是有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父母开始转变自己的心态,不再试图改变肖恩,而是接纳他的真实自我。
他们不再逼迫肖恩参加体育活动,而是支持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肖恩在父母的接纳和支持下,逐渐变得自信和快乐起来。他还发现自己在艺术方面有天赋,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画家。
肖恩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的接纳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只有当父母放下期待,全心全意地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有意识的父母,与孩子一起活在当下,共同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