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雷军在小米展台、余承东在鸿蒙智行展区的流量相比,今年广州车展的供应商展台显得有些冷清。博世、商汤、大疆等,这些此前在车展出尽风头的供应链大佬们,纷纷缺席广州车展。
缺席原因:极致的成本压缩
有工作人员私底下告诉电车通:缺席的原因,可能是价格战导致极致的成本压缩,让汽车供应商处境艰难——从巨头到中小型供应商无一幸免。
甚至,这样的供应商灾难已经蔓延到汽车媒体产业。电车通认识的一位曾经的汽车自媒体头部博主表态,今年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广州车展,他这一次要去跟车展Saygoodbye,至于为什么,是因为现在账号的商单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许多车企邀请活动,顶多只给车马费,连员工都养不活。
2023年上海车裁员计划。一位博世中国的员工称,在新能源转型之下,尽管是博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价格战导致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380亿元。车企们以价换量,整个产业链也感受到了压力。供应商们也迎来一轮行业洗牌。
供应链里头部企业,话语权更大,应对市场价格竞争的能力也更强。不过中腰部以下的供应商,在车企不断压低供应商的供货价格,拉长货款付款周期的环境下,经营压力加大,一些供应商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德国咨询公司Falkensteg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共有20家年收入超过1000万欧元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供应商们的处境。
结语

按理来说,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势必也会带上供应链一起上升,然而事实是,随着汽车价格战的爆发,供应商总体的量是上去了,但利润却在下降。汽车价格战的蝴蝶效应,正在让供应商们陷入困境。如果价格战持续下去,供应链的灾难将进一步加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