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孩子用药不当,甚至出现不良反应。今天文章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以便家长们在给孩子用药时更加谨慎和正确。
误区一:成人药减量给儿童服用
儿童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还在发育中,因此绝不能随便将成人药减量服用。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某些成人可以用的药,对儿童来说可能是禁用或慎用。例如可待因,具有较好的镇咳、镇痛作用,其复方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2018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关于征求含可待因类感冒药说明书修订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品。

误区二:用牛奶或果汁送服
有的家长会用牛奶或果汁给孩子送服药物,这也是不可取的。影响药物吸收如果用牛奶送服,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包膜,将药物包裹住,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即常温指10℃~30℃。
特别注意不建议把退烧药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很多家长误认为药品和食物一样,放入冰箱不容易变质。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均属于难溶性药物,所以制成的是混悬状液体。如果在低温环境下保存,药物成分就容易结晶沉淀,反而会导致药物含量不均的问题。
误区四:海淘药副作用小儿童服用更安全
近年来,澳洲小绿叶、日本面包超人等一批国外儿童药被炒得火热,但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自行给儿童用药存在诸多风险。海淘药品大多以当地语言标注包装和说明书,因此不熟悉的家长可能无法了解所购药品的相关信息及具体用法,也难以得到医师、药师的专业指导,存在用药隐患。再者,某些药品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条件都有特殊要求,但海淘的运输条件有限,可能会导致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最后,不管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都不可避免副作用。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迷信国外药品副作用小,更不要迷信天然药物就没有副作用这样的宣传。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记住:遵医嘱按照医生交代的方法和剂量服药,不要擅自做主;看说明书根据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药。每多一分对药物的了解就多一分对孩子的保护快转给身边人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