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举办的育儿交流会上,邻居张姐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她是一个注重孩子管教的母亲,但她的孩子却十分倔强,经常不听她的教诲。
有一次,张姐发现孩子在玩游戏,作业还没有写,忍不住问道:“你这样做心安理得吗?”孩子的小脸刷一下红了,张姐心想:“看来这招管用。”
此后,张姐经常这样反问孩子:“书都要我给你找,我是你保姆吗?”渐渐地,这办法失灵了。孩子一听就发火,之后便像泄了气的皮球,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
听到这我叹了口气,忍不住反问她:“你这么说话,孩子不难受吗?”张姐听后,十分自责,也觉得自己不对。
生活中,习惯性反问是太多矛盾的导火索。把握不好说话的语气,任何沟通都起不到作用。
反问句伤人的原因
1. 借反问表达自己的态度
比如,当我们说“学习是给我学的”,其实想表达的是,让孩子对自己负责;比如,当我们说“你自己没长眼吗”,也是急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背后的好意,全因挑剔的语气变成了隐形攻击。
2. 自己状态本就糟糕
累了一天了,再面对孩子的各种不配合,不免心情烦躁。原本能好好说话的,一开口就成了质疑、挖苦、讽刺。我们没做好情绪管理,也牺牲了孩子的感受。
3. 抬高自己贬低孩子
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地问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你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