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癌症患者數量的不斷攀升,腫瘤患者的營養問題愈發受到關注。越來越多患者和家屬意識到,體重管理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變化,而是身體好轉的重要標誌。
營養是抗癌基礎
研究數據顯示,我國住院腫瘤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比例高达58.2%,重度營養不良腫瘤患者的無營養治療比例高达55.03%,有68.78%的腫瘤患者沒有獲得任何營養治療。
營養不良導致的體重急劇下降,不僅削弱患者的抵抗力,還會嚴重影響治療耐受性和療效。对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主任醫師田豔濤教授談到,胃癌手術帶來的損傷及麻醉帶來的副作用,會對患者的飲食行為和消化吸收能力造成影響,增加營養消耗。吞咽不適、沒有食慾、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發燒等術後狀態如果不及時處理,將影響營養狀態,導致體重下降,最終影響治療效果和疾病的康復、預後。

數據顯示,癌症患者術後體重下降2.5%—5.9%,生命會縮短約6個月。因此,合理營養干預和穩住體重,不僅是提升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基礎,更是他們戰勝癌症的關鍵。
要維持體重,體重下降就不要超過2.5%
田豔濤教授舉例說,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患者,術後的體重下降不要超過1.5千克。家屬需要和患者一起關注體重,每周對體重進行測量,關注變化情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