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很多人理解为既然做出了承诺就不能反悔,说出的话就不能再收回,就算用四匹马都追不回来。那么,为什么这个成语中用的是“驷马”而不是“四马”呢?
《新五代史》中的记载
“驷马难追”一词出自北宋时期欧阳修所编的《新五代史》中:“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这段话记录的是五代里第三个政权后晋与北方契丹两国之间的事情。
公元936年,原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勾结契丹,在太原称帝,向契丹割地称儿,灭亡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驷马的本义
“驷马”一词中的“驷”字,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 本义是指四匹颜色相同的马。
- 引申义是指一套四匹马驾驭的车辆。
在《新五代史》中,“驷马”一词显然是用的引申义,指的是一套四匹马驾驭的车辆。古人出行,经常使用四匹马驾驭的车辆,称为“驷马之车”。
成语的含义
“驷马难追”的本意是指四匹马驾驭的车辆行进速度很快,很难追赶。引申为一旦说出话语或做出承诺,就很难收回或改变。就像四匹马驾驭的车辆奔驰而去,很难追回一样。
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说出的话语或做出的承诺,都应该深思熟虑,以免后悔莫及。
其他相关成语
与“驷马难追”相关的成语还有:
- 一诺千金:比喻承诺的分量很重,不可轻易违背。
- 信守诺言:指言行一致,遵守自己的承诺。
- 出尔反尔:指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反复无常。
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