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12 月 28 日,红星新闻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 3 月至 12 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首次出土了带有秦人字样的甲骨,并且确认了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西周时期的三重城墙,极大地丰富了对周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结构的认知,进一步明确了东西约 2700 米,南北约 1800 米,面积 520 万平方米。对大城的东南城角、西南城角、东南城门等 5 处发掘表明,大城建于西周晚期,为目前发现的最大西周时期城址。东南城门由城台、外瓮城、南北门道、门塾、内瓮城、入城道路、门内建筑群等部分构成。城台南北跨度 95 米,入城道路宽约 30 米。该城门规模宏大、结构完备,在先秦城址中前所未见。
而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东西长 1480 米,南北宽约 1065 米,面积约 175 万平方米。通过 6 个地点的解剖,判断城墙始建于商周之际,废弃于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小城面积大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城址规模。

宫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面积约 50 万平方米。通过对北墙、西北角、南墙及南门的发掘,判断宫城年代基本与小城共时。钻探发现宫城内遍布夯土,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布局。宫城南墙宽约 14 米,夯土保存 1 米余。已发掘的一座城门位于南墙偏东部。门道呈亚腰形,两侧有 6.5 米宽的夯土墙,进深约 55 米、宽 6 米—10 米。路面铺设石子,保存有车辙。南墙外有壕沟,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