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突然之间口歪眼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这是脑卒中发作时的可怕景象。二战时期的三位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曾经历过脑卒中,可见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细胞快速死亡的一类疾病。脑卒中分为两大类:
- 缺血性脑卒中:由血管堵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脑血流不足,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
- 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
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发作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会造成部分脑功能丧失,导致偏瘫、失语、视力障碍、丧失语言功能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也是我国居民过早死亡的首位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且容易复发。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7%,5年内复发率高达40%以上。因此,即使脑卒中首次发作得到及时救治后,也应警惕再次发生。
哪些人群需注意?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7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压史。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过量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也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因此,以下人群需格外注意脑卒中的风险:
-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
- 吸烟、酗酒的人
- 肥胖、缺乏运动的人
- 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
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其次还要开展早期筛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综合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
-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
- 戒烟戒酒:吸烟和酗酒会严重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应尽早戒除。
-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减少压力。
- 早期筛查: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治疗。

参考资料
[1]
脑卒中概述-神经系统疾病
[2]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1》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3,20(11):783-793.
[3] 刘明波,何新叶,杨晓红,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24:1-19.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供稿:美工编辑:江苏疾控微创团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