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落入美国人的陷阱 中美AI差距其实没那么大!周鸿祎呼吁中国扬长避短

科技资讯 2024-11-23 23:42:40 浏览

出品丨搜狐科技

作者丨张莹

编辑丨杨锦


360创始人周鸿祎自称“网红”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外界面前,更像是一个网红。他的抖音粉丝已经有800多万,几乎每条视频的点赞都破万,还有不少视频点赞数在几十万。

11月20日,在2024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周鸿祎接受包括搜狐科技在内的媒体群访。这位网红企业家直言自己偶尔也会有流量焦虑,会去看流量好的视频是怎么做的。

“抖音不能看,一看就半夜两点睡觉。所以(我)为了身体的健康还是要戒掉抖音。当然我还是要发短视频,我的短视频大家偶尔可以看一看,因为可以学到知识。”


周鸿祎聊AI行业:中美差距不大,要扬长避短

在周鸿祎看来,应该把人工智能看成一个可以讨论的伙伴,就像我们讨论问题,在讨论中能够互相激发灵感,人工智能可以像助手一样给我们启发,而不应该迷信算法。


对于创业公司做大模型相关的智能硬件,并宣称要代替iPhone,但最后失败了

差距

周鸿祎表示,很尊重这些失败的企业,所有的产品都是在失败的产品和想法中不断尝试出来的。

“比如你们觉得苹果做产品很棒,但有没有人知道苹果做了一个很失败的产品叫做牛顿呢?”

周鸿祎表示,大家尝试做各种智能硬件,我也在尝试。但是要找到一个智能硬件能够取代手机很难,作为辅助是有可能的。

周鸿祎补充道,像荣耀手机、华为手机、小米手机都会上大模型。手机厂商的大模型是系统级大模型,一旦手机验证大部分的能力后,硬件想取代手机就更难了。


模型

把大模型拉下神坛,从原子弹变为茶叶蛋

今年8月份,谷歌前CEO施密特在参加斯坦福大学的一场交流时曾提到,中国在AI领域落后美国十年。

周鸿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整体来说,人工智能的中美差距并不大。

周鸿祎表示,大模型的四要素是算力、算法、软件、数据,我们真正和美国的差距在算力上,算力差在芯片上。算法是开源的,软件大部分也是开源的,这部分的差距不太大。

对于大模型的发展,周鸿祎指出,中国要扬长避短,别被美国人带坑里。周鸿祎把美国的AI发展路线分为明线和暗线。

在他看来,大部分人看到了明线,也就是OpenAI走的这条路——堆算力、堆数据、堆能源、堆人,打造一个全知全能的、像神一样的超级通用大模型。

不过他认为,这条路不一定走得通。

周鸿祎在乌镇峰会中的演讲中也分享了这点。他进一步称,一方面,人类训练数据几近枯竭,Scalinglaw遭遇了巨大瓶颈。另一方面,想要开发一个大模型一统 所有任务是一个极其困难的目标,而且成本极高。

周鸿祎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大模型应该是专注于解决具体行业的特定问题,而不是成为一个通吃的大杂烩。这种专业大模型的路线,需要与行业专家紧密合作,才能真正落地。

他还提出,大模型应该从“原子弹”变成“茶叶蛋”,让更多人能够用得起、用得好。只有这样,大模型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推动各行各业的进步。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