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尿床的原因
尿床是指儿童5岁以后,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尿床的主要原因是睡眠期间产生的尿量和膀胱容量大小不平衡导致的。通俗来讲,如果尿量过多或者膀胱容量太小,就容易出现尿床。
a. 尿量过多
摄入水分过多:不仅是饮水,食物中的水分也会增加尿量。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抗利尿激素促进水的吸收、减少尿液。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大量尿液产生。b. 膀胱容量问题
年龄:年龄较低的小孩膀胱体积较小,容纳的尿量少。 生理性差异:即使同龄人,膀胱体积也会有所差异。02. 儿童常见尿床:夜遗尿
夜遗尿是一种特殊的尿床,是指5岁以后依然频繁发生尿床。a. 病因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尿量过多。 膀胱容量过小:膀胱容纳的尿量少,容易出现尿床。 神经发育延迟:负责排尿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导致无法及时感知膀胱充盈。 遗传因素:尿床有一定的遗传倾向。b. 评估和诊断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排尿习惯、饮水情况等。 体格检查:检查膀胱大小、尿道异常等。 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容量、逼尿肌收缩力等。c. 治疗
行为疗法:训练孩子憋尿、夜间醒来排尿。 药物治疗:使用抗利尿激素或抗胆碱能药物,减少尿量。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扩大膀胱容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