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来说,生育的压力无处不在。最明显的节点就是年龄,大多数人必须在45岁之前做出是否生育的决定。

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因素很多:父母的焦虑、社会的舆论、生活节奏的固定和重复,以及失败感。荞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因素会逐渐累积,最终使天平偏向生育。
对于荞麦来说,她最初并不想生育。她在25岁出版了第一本书,但一直没有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没有找到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
长久积聚的失败感,使荞麦的写作野心和信心逐渐萎缩。她写道:“阻挡我生育的原因消失了,我找不到不生育的理由了。”
于是,荞麦做了一个顺流而下的决定:生育。
社会舆论对于生育的态度,让荞麦感到失望。她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也没有接触到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
荞麦认为,女性的生育就像一场小型战争,社会对生育的痛苦和伤害绝口不提。直到最近女性主义思潮兴起,人们才逐渐开始意识到生育的复杂性。
在书中,荞麦剖白了自己从不愿生育到成为母亲的心路历程。她描述了生育的喜悦和艰辛,以及她对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理解。
荞麦并不是要穷尽生育的方方面面,而是想通过自己的经历,让读者了解生育对女性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对她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荞麦指出,对于一些女性来说,不生孩子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要承受这种选择,她们需要有足够的充盈感来填补生活中的缺失。
荞麦的书是一位母亲的自白,也是对生育的反思。它让我们看到,生育不仅是生育,更是一种选择,一种牺牲,一种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