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初次想到这个话题时,我在思考写此类话题是否有意义,因而,删了写,写了删,始终都不知道该如何落笔。突然想起入道几年来所经历的事,所见的人,似乎又有了点灵感,决定借题发挥,写给有缘之人。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恃才傲物。其实,这也是刚入道时家师对我的警告。一个人可以有才,但不可以无德。若恃才傲物,则凶災必见。自古至今,才高八斗者可谓多矣,其或逢忧患,或遭坎坷甚至早夭殒命。
有才是好事,但以此为能,与人逞文斗武,说好听点叫有个性、有文
古之恃才傲物者,其下场如何?
历史上,恃才傲物之人不在少数,但他们的下场往往都不太好:
- 春秋时期的晏婴,因恃才傲物,得罪了齐景公,最终被贬为庶人。
- 秦朝的李斯,因恃才傲物,得罪了秦始皇,最终被腰斩示众。
- 隋朝的杨广,因恃才傲物,穷奢极侈,最终被宇文化及所杀。
- 唐朝的李白,因恃才傲物,得罪了唐玄宗,最终被流放夜郎。
- 宋朝的苏轼,因恃才傲物,得罪了宋神宗,最终被贬谪到黄州。


这些恃才傲物之人的下场,无一不是悲惨的。他们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最终自取灭亡。因此,我们要引以为戒,千万不可恃才傲物。
修道之人,当如何避免恃才傲物?
修道之人,当如何避免恃才傲物?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修道之人,当时刻谨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千万不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
- 虚怀若谷,广纳雅言。修道之人,当虚怀若谷,广纳雅言。虚怀若谷,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看到自己的不足。广纳雅言,才能不断学习和进步。
- 心怀感恩,回馈社会。修道之人,当心怀感恩,回馈社会。恃才傲物之人往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我们要心怀感恩,回馈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出修道的价值。
只要我们做到这三点,就能避免恃才傲物,真正提升自己的境界,成就一番事业。
结语
恃才傲物,乃修道大忌。修道之人,当时刻谨记,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心怀感恩,回馈社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境界,成就一番事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