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视频 | 章乐
编辑 | 袁月
序言
在医学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领域如同遥远的星辰,虽不常被提及,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被称为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曾经在我国的5年生存率不足5%。多年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的带领下,一个个诊疗规范、中国方案不断被提出。如今,再提起黑色素瘤,业内几乎无人不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和黑色素瘤内科团队。
随着临床诊疗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肾癌和黑色素瘤内科也迎来了新的名字——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及泌尿肿瘤内科,清晰展示了两个强势专科方向,越来越多的首创诞生于这个小众科室。这背后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更得益于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他们是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做到守正、创新、引领的?搜狐健康带您探寻答案。
小肿瘤,大成就
时间回溯到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2》让恶性黑色素瘤走进了公众视野。彼时,国内对黑色素瘤的研究和治疗手段都相对匮乏,很少有团队以此为诊疗重心。
“我们是国内第一个建立肾癌黑色素瘤病房的医院。在此之前,黑色素瘤病人是到处跑,没有规范的治疗。那时既抓不住基因,也没有免疫治疗,眼睁睁看着病人走,一点招儿也没有。”郭军教授回忆说。
正是在这片荒漠上,郭军教授带领团队开启了扫黑除恶的征程。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系统性填补了肢端、黏膜黑色素瘤诊疗规范的空白。随着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我们把黑色素瘤的五年生存率提高了4—5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斯璐说。
从化疗、放疗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再到如今的临床试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黑色素瘤团队始终走在创新前沿。据斯璐介绍,其所在团队主导推动的注册临床研究已经达到57项,这些研究不仅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推动了整个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的发展。
泌尿系统肿瘤是郭军教授团队攻坚的另一大类疾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盛锡楠表示,近年来,泌尿肿瘤的治疗药物呈现井喷式发展,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国内泌尿泌尿肿瘤内科的征程,是一部不懈奋斗、攻坚克难的光辉史册。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牢记使命,坚守初心,坚持创新,勇于引领,为我国黑色素瘤和泌尿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