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是上天给孩子
最好的礼物。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是灵性十足,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他们的感受敏锐,感情细腻,然而随着孩子长大,这种灵性却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依旧灵性十足,聪明可爱;而有的孩子开始变得目光呆滞,反应迟缓,唯唯诺诺,死气沉沉。
为什么孩子的灵性会消失呢?教育学上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不仅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性格,也
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轨迹。良好的环境里,孩子的内在会被滋养,因此生命力焕发。可环境若相对恶劣,孩子不仅会走许多的弯路,灵气也会一点点被消耗殆尽。
因此,家长们应
意识到以下可能破坏孩子灵性的行为,避免再做:
不停地对孩子纠错
喝水打翻杯子、吃饭不小心撒在
桌子上、弄花了家里的墙壁……孩子犯的这些小错误,时常让家长无名火起,抓来孩子就是一顿爱的教育。
如果孩子没有抚摸过泥土,怎会知道泥土的软黏和多变;如果孩子没有扑腾过水花,怎会知道水流的湿润和灵动;如果孩子没有敲击过碗筷,怎会知道声音的节奏和美妙……孩子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才知道这些:玩具是硬硬的、滑滑的;这里是凸出来的,那里是凹下去的;还可以将它想像成世间的任何事物。
正是这些大人眼中的小小错误,才构建起他们丰富多元且具有生命力的世界啊!作为
父母,我们固然能理解那份希望孩子变得更好的心情。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去看世界。父母不停地用一个个标准答案纠正孩子时,他们接收到的只有父母的不满和否定:你不好,你不行。当一个孩子身上的自尊和自信逐渐被摧毁,并且我们仍在旁用心观察。请让你的孩子闲下来玩会儿他心爱的玩具、发会儿呆,跟他的小伙伴瞎闹一会儿,时间会给他最好的回馈。不要把孩子的
生活填得太满,让孩子得到了分数,却丢失了童真;考进了名校,却没有了自我和热情。
不接纳孩子情绪
生活中,我们经
常会听到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不许生气、别难过、别害怕这样的话。结果孩子反倒更生气、更难过、更害怕,
事实上,孩子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并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和
处理情绪。当孩子感到生气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我们不能发脾气,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孩子感到难过时,家长可以抱抱孩子,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会陪着你,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害怕,但是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我们一起克服困难。
只有当家长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被理解的,他们才会愿意向家长敞
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引导。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尊重、爱护和接纳的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灵性得以尽情绽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