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虽然不造车,但众多车企却争着加入华为的汽车朋友圈,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不是所有车企都能够在与华为的合作中获得想要的成果。
赛力斯:销量飙升,但也引争议
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问界已经成为鸿蒙智行的销量主力,销量节节攀升。但这也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有了华为的深度合作,赛力斯的灵魂还在吗?
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表示,单打独斗,车企自己做不了智能电动汽车,华为单独做也可能很难。双方合作,既能发挥华为的智能化优势,又能发挥赛力斯造电动车的优势,才有今天畅销的问界M7和问界M9。
其他车企:借助华为技术,提升竞争力
除了鸿蒙智行的四界,广汽传祺、东风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奥迪、长城等知名汽车品牌,也纷纷与华为合作,借助华为的最新智驾系统、车联网技术或相关解决方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车企与华为的合作并不像四界那样深入,华为更多是在提供技术支持。但即便如此,这些车企也乐于宣传与华为的合作,借助华为的影响力来为自己造势。
销量不佳:极狐、哪吒、远航的困境
并非所有与华为合作的车企都取得了成功。北汽极狐、哪吒、远航汽车等,虽然有华为加持,但销量表现却并不出彩。
北汽极狐自与华为合作以来,销量一直不佳。这可能与极狐过于依赖华为,忽视了产品定位不足等关键因素有关。电车通认为,极狐品牌应该将华为技术应用到价格更亲民的走量产品中,最大化华为价值。
哪吒汽车和远航汽车也因自身战略和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销量不佳。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未能充分发挥华为的优势,反而错失了市场机会。
结语
与华为的合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帮助车企提升实力,但也有可能掩盖自身不足。车企在选择与华为合作时,需要慎重考虑,充分发挥华为的技术优势,同时解决自身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本文参考了以下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