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自2020年上任以来一直备受质疑,其领导下的日产发展战略合理性受到广泛关注。今年10月,内田诚在与日产汽车管理团队的在线会议上透露了公司业务下滑的困境,并称这些困境可能导致公司需要削减工作岗位和产量来渡过难关。
战略误读和不作为
分析师们指出,日产的困境与内田诚在战略上的误判密切相关。当外界表达对日产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前景的担忧时,内田诚却轻描淡写,表示一切无碍。据路透社报道,内田诚在报告日产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时,明确提到北美和中国的销售和盈利能力疲软是主要原因。这意味着内田诚清楚日产的市场困境,但似乎不愿进行任何战略调整。
危急时刻
在两年前中国市场下滑时,内田诚还能游刃有余地将其归咎于中国市场的变革和整体日系品牌的承压。但如今日产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表明这家公司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危机。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至少有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证实,该品牌正在寻找新的投资者。其中一位高管表示:“我们还有12到14个月的时间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日本和美国来保障现金流。”
业绩数据
日产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业绩数据令人担忧:
- 净营收同比降低1.3%至5.98万亿日元(约2895.5亿元人民币)
- 营业利润同比大跌90.2%至329.08亿日元(约15.9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约9.3亿元人民币)
其中,表现最为拉胯的是今年第二财季(7月至9月):
- 净营收为2.99万亿日元(约1447.7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3.15万亿日元(约1525.2亿元人民币)
- 营业利润为319亿日元(约15.4亿元人民币),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650亿日元(约31.4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081亿日元(约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高达85%
- 净亏损为93亿日元(约4.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907亿日元(约92.3亿元人民币)

应对措施
面对困境,日产宣布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 全球裁员9000人
- 削减20%的产能
- 向联盟伙伴出售三菱汽车最多10%的股份
在破产传言下,舆论中也流出本田可能收购日产的消息。尽管日产并未对此事置评,但种种迹象表明,日产或许已经到了自1999年以来最危急的时刻。
战略转型失败的原因
日产的困境归根结底源于内田诚在2020年推出的战略转型计划的失败。该计划本意在于利用联盟的能力和资源,重点发力新能源汽车产品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分析人士认为,内田诚过度依赖联盟,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导致日产在战略方向上迷失了方向。
结语
日产的危机给企业界敲响了警钟,强调了企业在面临市场变革和竞争压力时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内田诚的失败案例也表明,紧跟市场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并采取果断行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