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是漏洞百出 在帮孩子抗挫这事儿上 常见的误区和有效的策略

生活百科 2025-01-09 12:36:14 浏览
家长

引言

面对挫折,很多孩子容易情绪崩溃。家长该如何处理,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建立心理韧性呢?本文将从艺术治疗师宿子依老师的分享出发,探讨抗挫折能力不足背后的心理需求,并提供具体建议。

抗挫折能力不足,背后有哪些心理需求?

1. 缺乏安全感

过度溺爱、过度保护的孩子容易抗挫折能力弱。父母的保护行为会让孩子形成错误认知,认为自己无法独自应对挫折,进而降低自信心,不敢尝试。

2. 自恋程度

家长过度赞扬、视孩子为天才高人一等,会让孩子发展出过度的自恋。这些孩子极力在竞争中赢过他人,但自恋是不稳定的,一点挫折都会使他们精神极度痛苦,甚至濒于崩溃。

3. 缺乏挫折经验

抗挫折能力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中建立起来的。婴幼儿期受到挫折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抗挫折能力的发展

如何在孩子遇挫时,给予有效支持?

建立抗挫折能力需要一个过程,父母可以在以下方面给予孩子支持:

  • 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经历适度的挫折。
  •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信心。
  • 客观评价孩子的表现,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
  • 教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困难。
  • 效能感
  • 陪伴孩子度过挫折,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

案例分享

文章中提到了两个真实案例:

  • 一个5岁的男孩,练习大提琴时犯错就会打自己头。
  • 敏敏
  • 一个女孩因为没考进重点班出现厌食症和自残行为。

这些案例表明,抗挫折能力不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父母需要重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支持。

结论

抗挫折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质。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开启建立心理韧性的第一步。通过提供适度的挫折经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受益终生的抗挫折能力。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