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岁钱的起源和历史
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寓意辟邪图吉祥。宋元以后,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唐朝开始流行在春节这天给孩子压岁钱。明清时期,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绳串起来给孩子。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用糖代替压岁钱,到了20世纪末,经济好转,居住在城里的人们,开始给孩子发红包,往往是百元左右。21世纪开始,压岁钱的攀比风流行,越来越多人,开始攀比,谁拿到的压岁钱更多,甚至还有人用验钞机数孩子的压岁钱。
压岁钱的用途
家长如果能想清楚压岁钱的用途,并跟孩子沟通好这个问题,攀比的情况也会少很多。目前压岁钱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
- 辟邪图吉祥:压岁钱最原始的用途,是辟邪图吉祥,寄托了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 零花钱:现在很多孩子都拥有自己的银行卡,压岁钱存入银行后,可以作为孩子的零花钱使用。
- 教育储蓄:压岁钱也可以作为孩子的教育储蓄,为未来的教育费用做准备。
- 孝敬长辈:有些孩子会用一部分压岁钱孝敬长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压岁钱攀比的背后
压岁钱攀比的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表嫂说,侄子回到家很不开心,沟通了好久才明白,他觉得自己得到的爱太少了,因为才200块钱压岁钱。表嫂跟孩子解释说,其实亲戚朋友也给了他压岁钱,只是没有让他保管,都给他存了起来,这200是爸妈给的压腰钱,辟邪用的。侄子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在某些情况下,压岁钱的攀比可能反映了孩子对家庭重视程度的感受。如果孩子觉得自己的压岁钱很少,或者比其他孩子少很多,他们可能会感到不被重视,甚至自卑。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压岁钱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攀比和心理伤害。
让压岁钱更有用
为了避免压岁钱攀比,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与孩子沟通压岁钱的意义:告诉孩子压岁钱的由来和寓意,帮助他们理解压岁钱的真正含义。
- 明确压岁钱的用途:家长可以与孩子协商压岁钱的用途,比如存起来作为教育储蓄,或者一部分作为零花钱。
- 避免攀比:家长在孩子面前要避免攀比压岁钱,给孩子传递正确的消费观,告诉他们金钱并不是衡量爱和重视的唯一标准。
- 重视压岁钱的祝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压岁钱背后的祝福,而不是金额的大小,让孩子感受到压岁钱的温暖和关爱。
结语
压岁钱是一种传统习俗,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和期望。家长在给孩子压岁钱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避免攀比,让压岁钱真正成为爱和祝福的传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