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眼镜发布潮余热渐冷 "期货"产品居多 技术创新乏善可陈

科技资讯 2025-01-04 20:39:13 浏览
眼镜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雅婷


前言

AI眼镜大战已拉开序幕。据搜狐科技不完全统计,仅在最近两个月,就有百度、Rokid、闪极、影目、谷东等数家企业发布了AI眼镜。小米、三星等头部科技企业,也被曝出在布局相关领域,计划于明年推出新品。

科技

Meta的成功,为苦苦寻求AI硬件落地场景的厂商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去年9月,Meta联合雷朋推出轻量的AI眼镜Ray销量破百万的AI眼镜

戴上起售价299美元的Ray-Ban Meta,外观重量与普通眼镜相差无几,虽然没有AR增强现实功能,但可以解放双手拍照、录视频,还可以进行AI识别、AI翻译等操作。

“我自己买了两个Ray-Ban Meta眼镜,体验很好。AI从业者小欢(化名)告诉搜狐科技,眼镜戴起来很轻便,可以拍摄记录生活,而且还有AI能力。”

不过,小欢也表示,自己买这个AI眼镜主要是工作需要,想看看能否基于AI眼镜做应用,但用了之后发现产品还在比较早期的阶段,没有生态可言,自己平时也不需要拍摄视频,AI能力在内地使用会有限制,所以产品目前处于闲置的状态。

在海外生活的岳岳(化名)今年6月购买了Ray-Ban Meta,认为产品体验很惊艳,因为没有AR功能所以佩戴一晚上也没有丝毫压力,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一键录制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他告诉搜狐科技,之前购买的苹果Vision Pro处于吃灰的状态,但Ray-Ban Meta自己日常一直在使用,唯一不太方便的是骨传导耳机,在环境嘈杂的时候容易听不见。

与苹果Vision Pro相比,Ray-Ban Meta的用户反馈好不少,这在销量上有所体现。自今年2月发售以来,苹果Vision Pro的累计销量不足50万台,甚至有爆料称这款产品在2024年底即将减产、停产,苹果将探索更加轻量化的设备。而Ray-Ban Meta在两个季度的时间内实现百万级销量,仅一个季度的销售量,就超过了上一代眼镜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

扎克伯格还在许多场合提到,Meta这款产品的需求量比预期更高,不少款式售罄,用户只能买最基础的黑色款式。

国内AI眼镜迎发布潮

放在国内VR/AR市场,百万销量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毕竟,2024全年中国AR/VR市场预计出货也才53.5万台。

国产AI眼镜发布潮余热渐冷

Meta Ray-Ban是唯一在全球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