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受伤后,伤口上往往会形成一层痂。一般来说,这层痂对伤口愈合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对于某些类型的伤口,如较深、较宽的擦伤、挫伤,以及温度较高、损伤时间较长的烧烫伤,等待结痂自行脱落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并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对于这些类型的伤口,应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处理,必要时去除痂。
痂是如何形成的?
痂或痂壳通常由血液、血清、坏死组织或细胞组成,有的还含有异物或药膏。它就像伤口表面的天然屏障。对于没有炎症的浅表伤口,正常的结痂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此时,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等待结痂自行脱落。
但是,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炎症甚至化脓的结痂,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理。
不同类型伤口结痂的处理方式

1. 擦伤
擦伤伤口形成的痂壳通常包含血液、血清和坏死组织,有些还含有外用药物。较深的或污染较重的伤口可能还有异物的残留。

对于浅表的擦伤,形成的痂较薄,伤口愈合结痂脱落也较快。如果自行处理伤口,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等待伤口愈合后结痂自然脱落。
对于较重的擦伤,可能涉及深部皮肤组织的缺损,且常常有异物附着。如果等待自行愈合、结痂脱落,需要的时间长、感染风险高,且最终愈合后可能局部凹陷明显。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处理,必要时去掉痂壳,采取湿性愈合(即在不结痂的情况下实现伤口的愈合)。
2. 切割伤、挫裂伤
切割伤和挫裂伤的伤口往往会开裂,这时形成的痂壳会在伤口完全愈合后才会脱落。如果伤口对合得比较整齐,通常情况下愈合的时间和形成的瘢痕都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如果伤口裂开比较宽,等待伤口愈合结痂自然脱落恢复时间就会比较长,且最终瘢痕会比较宽。建议去医院缝合伤口。
3. 烧烫伤
对于一般浅表的烧烫伤,会形成一层薄的痂,水疱吸收之后也会形成一层浅表的痂皮,此时等待痂皮自动脱落即可。
如果烧烫伤时温度高、损伤时间长,损伤较深,在浅表的水疱皮脱落或破裂之后,深部的损伤组织还会形成较厚的痂。这种痂包含了坏死组织、血浆渗出,还有皮肤定植的细菌。通常在伤后10天左右开始进入融痂期,痂下常常会有大部分坏死组织融解,细菌滋生。此时就需要请专业医师去除痂壳,把痂下积聚的坏死组织、脓液释放出来,否则伤口长期不愈合,还会引起更重的感染。
医生强调,切忌反复自行揭痂。如果结痂超过2周仍然没有愈合,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