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的智止流言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在京举行,多位专家为公众梳理并粉碎过去10年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十大科学流言,帮助公众明辨是非。
健康领域的科学流言
基因检测能预示孩子天赋?
流言:采集孩子的口腔黏膜细胞样本,就能用基因技术分析智商、情商等指标,评判孩子未来能否成才。
真相: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医师赵秀英表示,基因检测的话题在网络上非常热,这方面的流言也应运而生。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实验和文献研究证明天赋与人类哪些特定的基因有关,反倒是天赋潜能受到生长环境、教育、营养,以及生活习惯影响的文献有不少。
吊颈健身可以治疗颈椎病?
流言:只要将头吊在树上,身体跟随绳索摇晃摆动,经常练习就可以治疗颈椎病。
真相: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赵斌认为,通过吊颈健身治颈椎病是不科学的。他说,吊颈健身虽然参考的是临床上的牵引原理,但自己盲目操作并不可取。一些中老年人本身就有些颈椎疾患,人体是有一定生理曲度的,盲目吊颈不仅不能健身,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损伤神经和脊髓,严重的会导致高位截瘫,甚至致命。
舌尖上的科学流言
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会致癌?
流言:保鲜膜是塑料的一种,如果包裹着食物进行加热,会向食物中释放致癌物质,引发各种癌症。
真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研究员张梅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简称DEHP),作为PVC等塑料制品的增塑剂,可增加塑料的弹性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含有DEHP增塑剂的PVC保鲜膜,如果使用不当,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张梅表示,只要DEHP的使用符合相关要求,合理使用就不用过度担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使用同一张保鲜膜多次覆盖食物。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保鲜膜产品,千万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购买不合格产品。
其他科学流言
- 二维码很快会被用完?
- “一滴血”即可判断疾病?
真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创新研究院院长任福增表示,二维码本身是一个数学问题,只要算法正确,二维码就可以无限生成下去。
真相: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医师张抒扬说,目前没有一项检查可以通过一滴血筛查出所有疾病,而且许多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
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表示,科学流言的产生一般指非主观故意,大多受限于传播人的知识和时空,经常披着科学的外衣反映社会的一些痛点和痒点,这就需要专业人士为人们揭开流言背后隐藏的真相。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科学流言也会不断出现。公众在获取和传播科学信息时,需要保持科学素养,相信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重视专业人士的意见,共同营造科学理性的舆论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