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往事
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掀起电动汽车热潮。华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开始布局汽车领域。2012年,华为在实验室成立车联网实验室,并于2019年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宣称不造车,而是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零部件供应。
小米跨界造车
小米手机业务受挫,寻求新增长点,将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领域。2018年,小米启动micar项目,调研造车可行性。2019年,小米高层决定入局造车,雷军钦点王川主抓此项业务。
华为的困局
华为虽然早早布局汽车领域,但与广汽等车企合作并不顺利。华为的稚嫩和经验不足成为掣肘。另一方面,车企对华为抱有戒备心理,担心其染指造车业务。
小米破釜沉舟
小米正式成立汽车事业部,雷军亲自掌舵。小米汽车主攻中高端市场,目标直指特斯拉。2021年,小米汽车首款车型预计量产,售价在15-25万元之间。
华为战略转型
2020年,华为车BU并入消费者BG,余承东接任CEO。华为签署不造车文件,加大对汽车业务的投入。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华为对汽车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智选模式遇挫
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智选模式车型智选SF5销量惨淡。2021年累计销量仅8000余台。北汽极狐阿尔法S采用HI模式,销量更加惨淡,全年仅售出2816辆。

小米造车前景
小米汽车尚未正式交付,但市场预期较高。小米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研发实力为其造车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业界普遍看好小米汽车的未来。
华为与小米的博弈
华为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博弈,事关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华为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小米主攻整车制造。双方各有所长,未来竞争势必激烈。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