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权威健康资讯 汇聚顶级医疗专家 搜狐名医

生活百科 2024-12-04 08:04:28 浏览
汇聚顶级医疗专家 临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超过50%,且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预防和控制刻不容缓。

多学科协作,提升肥胖治疗水平

在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指出,肥胖治疗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各个医院、各个学科,以及医疗行业和各个行业的通力合作。临床层面的合作成果之一是临床数据库的建设。以减重代谢外科手术病例数据库为例,目前已有超过25个省市自治区、36000例接受手术的肥胖患者数据。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多学科合作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助力。

张忠涛表示,今后临床层面的合作方向是多学科协作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目前,肥胖治疗在我国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大部分医院对肥胖患者的管理较为粗糙。多学科协作的体重管理中心则可以打破学科划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体重管理服务。

全社会参与,倡导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

体重

张忠涛强调,除了医疗行业内部的合作,肥胖的防治还需要监管端、媒体端和产业端等全社会层面的支持。中国肥胖联盟发起的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以下简称,蓝蜻蜓行动),动员媒体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帮助公众理解肥胖是一种疾病,传递科学减重知识和理念。同时,蓝蜻蜓行动还联合医院和社区开展筛查、义诊,倡导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

重点人群筛查和针对性干预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需要重点关注肥胖高风险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中老年人等。对于肥胖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肥胖的发生。对于已经肥胖的患者,则需要根据其肥胖程度、合并症情况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肥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关爱

肥胖患者往往会面临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这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全社会应为肥胖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肥胖患者也应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控制体重,改善健康状况。

结论

肥胖是一种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预防和控制需要多学科协作,全社会参与。通过加强重点人群筛查、针对性干预、提供社会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病率和危害,促进国民健康。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