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调养身体 顺应四季

生活百科 2025-01-06 12:08:27 浏览
补肝肾

小寒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即将开始。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此时天气湿寒,正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

小寒时节容易致病的因素:

  • 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下降
  • 室内外温差大,容易着凉感冒
  • 饮食
  •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高热油腻的食物
  • 缺乏运动,气血运行不畅

小寒养生建议:

  • 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外出时注意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熬夜
  •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改善气血运行
  • 饮食清淡,多喝热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小寒时节养生推荐:

养生

饮茶养生:

小寒时节,喝茶不仅能暖身御寒,还能补充能量,去油解腻。推荐的小寒养生茶有:

  1. 红茶:性温,可祛湿、明目、清心、助消化,暖身御寒,补充能量,去油解腻。
  2. 苏藿姜枣茶:苏藿姜枣茶由苏藿叶、藿香、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化湿、温中和中的功效,尤宜于小寒时节,寒湿疫气的预防,素体虚寒,脾胃虚弱者可适量饮用。
  3. 寄生姜桂茶:寄生姜桂茶由桑寄生、桂枝、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具有祛风湿散寒邪、温通经脉、温中和胃的功效,尤宜于小寒时节,寒湿偏重,关节冷痛、胃脘冷痛或外感风寒者。
  4. 桑葚女贞枸杞茶:桑葚女贞枸杞茶由桑椹、女贞子、枸杞子等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培元固本的功效,尤宜于小寒时节,天气寒湿,饮食偏温燥,可饮此茶,以温润滋补,养阴而不伤阳气。

生活小贴士:

  • 外出活动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 避免抑郁、懒散、嗜睡现象,多到室外激发人体阳气,改善心情。
  • 睡觉时间不超过十一点,保证充足睡眠。
  • 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入睡。
  • 室内暖气温度较高,应按时开窗通风,以清洁空气
  • 饮食养生,宜清淡,气血阴阳需兼顾。

通过做好防寒保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饮茶养生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抵御小寒时节的湿寒之邪,提高免疫力,安稳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作者简介:

李金辉,副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主修心血管疾病。注重整体,专于辨证,古为今用,以中驭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门诊部二层中医科门诊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周四全天(普通门诊)

周一下午(中医体质辨识专病门诊)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