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龙从事HIV阳性感染者关爱服务工作已达10年,与武汉市多位HIV阳性感染者保持联系。他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12月1日上午,一位感染者反应称,他因感冒到湖北省某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在医院检验互认系统中看到他在金银潭医院的检验报告显示为HIV阳性。该医生表示,担心用错了药造成不良后果,不能为其开处方(用药)。
该感染者分享被拒诊的经历后,另一湖北省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目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一般指HIV抗体,也被称为艾滋病抗体,通常HIV抗体阳性是诊断的标准。沈龙介绍,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呈现阳性就是艾滋病感染者,就是正常健康人群。感染者的检查结果以前不对外公开,检验结果互认后,所有互认的医疗机构都可以在系统内查到感染者的信息。
武汉市一位的医生向顶端新闻记者表示,医生只有在患者就诊时才会查看必要信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患者的检验报告。按照医生的职业操守,不能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也希望患者不要对医生恶意揣测。该医生也表示,在部分患者的收诊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负责的同时也要对医务人员负责。
沈龙称,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就诊医院查询患者之前的检查结果作为参考,减少患者再次检查化验的频率,节约患者的花销,是一件好事。但对特殊病人需要做出信息规避,要保护HIV阳性感染者的隐私,保障HIV阳性感染者不被拒诊。
沈龙担心,检验结果互认会引起的医生拒诊,会有很多的高危人群担心隐私暴露拒绝做HIV检测。
已通知定点医院门诊信息屏蔽
12月3日,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局医政科工作人员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检查检验互认项目目录由湖北省卫健委制定,患者就诊后,互认项目内的检验结果会自动上传,不需要患者确认。检验项目互认具有一定时限,一般在30天以内。
对于患者担心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项目互认泄露感染者的个人信息,该工作人员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只能服从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要求,了解情况后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
沈龙介绍,因医疗系统互认平台造成感染者群体的疾病信息暴露风险,加大医疗机构拒诊风险。12月4日,湖北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向他致电称,湖北省医疗系统信息互认刚开通不久,发现漏洞后积极应对,目前已通知所有定点医院门诊进行信息屏蔽,保护特殊疾病群体的信息安全。
顶端新闻记者分别致电湖北省卫健委办公室、医政处和宣传处办公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