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胆固醇真相:打破好/坏胆固醇的误区
胆固醇是体内重要的固醇物质,构成细胞生物膜并是维生素D、激素及胆汁酸的基础。它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2种。但坏胆固醇并非越低越好,好胆固醇也非越高越佳。
01、研究发现:好胆固醇太高,或增加死亡风险
好胆固醇的作用是将沉积在血管内的胆固醇回输到肝脏,变成胆汁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可对血管带来保护作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但好胆固醇并不是越高越好,发表在JAMA心脏病学子刊中的一项研究给出答案,研究称好胆固醇过高过低都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具体来看,相较于指标1.01~1.56mmol/L的受试者,水平2.07mmol/L的受试者全因死亡风险会增加96%、心血管死亡风险会增加71%。
无独有偶,丹麦根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也曾对10万余名受试者进行了6年的随访,期间有9%的受试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感染性疾病。进一步分析发现,好胆固醇水平与感染风险呈U型相关性,过高过低都会导致风险上升。
北京安贞医院目前给出的参考值是好胆固醇的值要保持在40~60mg/dl,数值过高的人要及时干预,先从保持良好的习惯做起。
02、坏胆固醇:血管堵塞的元凶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主治医师朱亚芹表示,坏胆固醇又被称之为血脂的装载车,它会将肝脏内的胆固醇输送到血管内,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是导致血管堵塞的元凶。
所以,控制坏胆固醇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行的一项涉及380万国人的研究指出,坏胆固醇保持在3.05mmol/L左右,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最低。
本身有三高、吸烟等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生心血管病的人群,应将指标控制在2.75mmol/L;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则应控制在1.45mmol/L左右。
那么,坏胆固醇指标是越低越好吗?一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该研究对13.8万名受试者进行了3.8年的随访发现,坏胆固醇水平<100mg/dl的受试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以及宫颈癌的风险较正常人增加了0.92~2.59倍不等,其中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最高。
坏胆固醇正常值保持在<3.4mmol/L掉。
2、合理饮食
饮食对于控制胆固醇水平至关重要。以下原则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
- 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低脂高蛋白食物。
- 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 减少糖分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3、坚持运动
运动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大多数人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后胆固醇水平仍难以控制,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