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信
回首过往,从政策驱动到价格、技术驱动,汽车行业增长动能不断切换,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在行业增长点的切换过程中,威马、拜腾、前途、爱驰、天际、高合、恒驰等众多新造车企业已经倒下。
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新造车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发严峻,新一轮的大洗牌已经拉开帷幕。究竟哪些企业能在这场风暴中站稳脚跟,哪些又将遗憾退场,是行业内外关注的重点。
新造车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决定企业命运的几个因素来看。
- 资金链:这是企业的生死命脉。12月中旬左右,引发全网轩然大波的极越汽车原地解散,导火索就是资金短缺。
- 技术创新: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运集团的远航汽车近期被申请破产重组,其破产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造车策略上的拿来主义,虽然与博世、华为、阿里斑马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但终究没有自己的创新技术,这也意味着在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下,远航汽车既无法形成品牌差异化,也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 市场定位:新造车企业必须找准赛道。理想汽车自创立以来,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聚焦家庭用户,打造出多款爆款车型,成为造车新企业中的盈利典范。蔚来汽车瞄准高端豪华电动汽车市场,以提供极致的用户服务以及独特的换电模式,成功吸引了高净值消费者的青睐。
- 供应链管理:这是企业不容忽视的稳定后方。小鹏汽车是业内供应链管理混乱的企业典型,此前小鹏有多款车型交付因供应不足而延迟交付。近期有业内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表示,持有小鹏4.99%股权的大众,目前正深度参与小鹏的日常采购,二者希望通过联合以巨大的体量提升议价和提货能力。


岌岌可危的新势力车企
结合上述几点来看,还留在牌桌上的哪吒、极石、创维等车企岌岌可危。
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以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市场,主打年轻消费群体,哪吒AYA、哪吒U-II等车型凭借亲民价格和实用配置,赢得了不少用户青睐,2022年成为造车新势力销冠。但后来哪吒汽车出现重大的战略错误,两次冲击高端市场未果,接连冲刺IPO无果。2024下半年,哪吒汽车陷入困境,降薪、裁员、拖欠供应商款项等消息缠身,联合创始人、CEO张勇离职。哪吒汽车的股东、3其他新势力车企
除了哪吒与极石汽车,还有创维汽车、合创汽车、极星汽车等新造车企业还在奋力挣扎。合创汽车旗下全部车型在2024年都没有更新迭代,日前,合创被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686.19万元。极星汽车2024年7月份传出了降薪、裁员的消息,11月销量只有110辆。
激烈的价格战
可以预见的是,那些资金短缺且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造车新势力,在淘汰赛中将渐入尾声。2024年最后一天,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内部信中表示,2025年市场竞争会加剧,预测价格战从1月开始。进入2025年第一天,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均推出了购车优惠权益。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打响,在长期白热化的竞争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十分剧烈,弱者一旦掉队,很难追赶。
合作的新方向
中国汽车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此前向经济观察网表示,新势力车企主动地跟传统车企、大汽车集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