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落款为国内某车企负责人的邮件引发关注。邮件要求供应商自2025年开始将所供产品降价10%,收到邮件的供应商则表示强烈不满。汽车是最复杂的民用工业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采购在内的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制造企业、最终产品交付环节的经销商等。与整车制造企业相比,零部件供应商在产业链条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挡住车企转嫁的降价压力。况且,随着整车产销规模扩大,模具、产线等成本摊薄,零部件供应商也有了相应的降本空间。因此,车企每年必会对供应商年单进行议价,年降确实是行业惯例。
虽为惯例,但引发不满,从更深层次来看,在于此次车企以10%幅度极限压价,突破了大多数供应商的价格底线,唤醒了大家对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反感。去年以来,汽车行业竞争空前激烈,经过多轮降价后,不仅大部分车企增收不盈利,供应商的利润也是薄如刀片。前不久发布的《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显示,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利润率为7.2%。若再降10%,意味着大部分供应商将不可避免地跌入亏损泥潭。
与极限压价同样令行业担忧的,还有车企对供应商货款的久拖不结。据报道,目前,跨国车企在国内对供应商付款周期较短,且在账期管理上更为规范,到期不用催,直接打款。比如,宝马的付款周期已缩短至30天到4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