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们的人生轨迹 出生即闯关

生活百科 2024-11-19 16:23:15 浏览

通讯员:吴思怡、孙美燕

出生时仅巴掌大小的早产宝宝,提早失去了温暖子宫的庇护,为了存活下来,要闯过哪些难关?从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毕业后,现在的他们怎么样了?

新生儿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显示,每年世界上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在我们身边,大约每1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是早产儿。医学上,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胎龄<32周的称为极早产儿,胎龄<28周的称为超早产儿。而早产,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生命有多脆弱,就有多顽强。胎龄23+6周、出生体重仅630克,刷新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救治存活最小胎龄超早产儿纪录的米宝,在经历了142天的生命闯关后,于近日顺利出院。

在浙大妇院新生儿科戴了115天呼吸机,被医生赞叹冬日奄奄一息,春天抽枝发芽的27周早产宝宝小乖,如今已是名4岁帅小伙,还成了幼儿园班级里的数学逻辑担当。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成长故事。

刷新医院最小胎龄纪录,出生时仅630g的他,出院时体重翻了7倍

米宝的生命闯关,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今年6月4日,米宝的妈妈女士突然感到下腹坠痛,持续了1个多小时未缓解,就连忙叫上老公直奔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检查结果提示,谷女士发生了晚期先兆流产。

正常妊娠期为40周、280天,而心急的米宝,提前了近113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世界。胎龄23+6周,小小的身体只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体重630克,没有哭声,无自主呼吸,皮肤娇嫩透明得就像果冻一般……

新生儿科的医护立即小心翼翼地把米宝转移到预热好的复苏台,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保暖、薄膜覆盖、戴帽、摆正体位、连接心电监护等一系列操作。慢慢地,米宝有了心跳,扑通、扑通……复苏成功了!

浙大妇院

接着,米宝被转入NICU进行进一步救治。闯过了体温关、复苏关,后面还有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但关关难过,关关过。医生在米宝的脐部快速置入了脐静脉管,营养和药物都从这条管道到达体内,为米宝建立起呼吸、循环、静脉营养等生命通路。

为了米宝的健康成长,所有人都在努力:宝宝实在太小了,他其实本应该在母体里的,外界的打扰,或者稍微一个动作幅度过大,都会对他的身体造成影响,所以要进行集束化管理,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特别轻柔。张春宇护士长回忆道,比如为普通宝宝置入PICC导管,常规半个小时内就能顺利完成,但由于米宝是超早产儿,静脉极细,极其考验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还有体力。从选择穿刺点位,到将细细长长导管通过外周静脉,引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最终成功建立通路,她全程趴在米宝床边,小心翼翼地操作,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三个小时。

与此同时,医生为米宝制定了精细的诊疗计划,密切监测变化,根据早产儿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进行精细的呼吸、循环、营养等综合管理。

身处监护室外的米宝妈妈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竭力守护。母乳喂养是生命早期最佳的喂养方式,妈妈就每天收集母乳,交由护士耐心地一滴一滴喂给米宝。而米宝也不负众望,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出生后的第62天,米宝成功由有创呼吸支持过渡到无创呼吸支持。第90天,米宝搬出暖箱,转到普通婴儿床。第128天,米宝顺利脱离了氧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第142天,米宝成功打通关出院!

从出生的630g长到4350克,从29cm长到51cm,从只能依靠静脉营养支持,到能够自己吃奶,每顿能吃到五六十毫升……这场持续了142天的生命闯关,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胜利。

27周早产,如今4岁的他,是班里的数学逻辑担当

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从来不去医院,怀孕后每次产检也是一路绿灯。对于29岁的吴尚来说,早产来得实在是始料未及。2020年6月,单超陪着怀孕6个月的妻子吴尚到浙大妇院例行产检,没想到危险正在悄然袭来。

我们当时挂了一位很有经验的名医号,医生一摸肚子就发现不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