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疾病的治疗,用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儿童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还在发育中,因此绝不能随便将成人药减量服用或使用其他方法给孩子服药。
误区一:成人药减量给儿童服用
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某些成人可以用的药,对儿童来说可能是禁用或慎用。例如可待因,具有较好的镇咳、镇痛作用,其复方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2018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关于征求含可待因类感冒药说明书修订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品。
误区二:用牛奶或果汁送服药物
影响药物吸收
如果用牛奶送服,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包膜,将药物包裹住,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释放;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会与某些药物发生作用,形成不溶解的大分子,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富含果酸,果酸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枸橼酸等,很容易与某些药物发生分解、化合等化学反应,同样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会降低药物代谢和排泄,果汁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若与某些碱性药物(如磺胺类)同时服用,易导致小儿尿液生成结晶,加重孩子肾脏负担;炒得火热,但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自行给儿童用药存在诸多风险。
海淘药品大多以当地语言标注包装和说明书,因此不熟悉的家长可能无法了解所购药品的相关信息及具体用法,也难以得到医师、药师的专业指导,存在用药隐患。
再者,某些药品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条件都有特殊要求,但海淘的运输条件有限,可能会导致药品出现质量问题。
最后,不管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都不可避免副作用。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迷信国外药品副作用小,更不要迷信天然药物就没有副作用这样的宣传。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记住:遵医嘱按照医生交代的方法和剂量服药,不要擅自做主;看说明书根据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药。每多一分对药物的了解就多一分对孩子的保护快转给身边人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