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华为车BU业务正式装入引望公司。此后,引望将开启独立运作,标志着一家估值千亿的独立智能化增量部件供应商拔地而起。
引望的定位
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如此形容引望的定位。
已有信息显示,目前阿维塔、赛力斯两家车企已经先后分别斥资115亿元人民币购买引望10%股权。此前有消息称引望希望引入更多整车合作企业,可能性,均面临挑战。
另一名员工告诉搜狐汽车,签约主体的更换并没有给予所谓的签字费,也没有其他补偿。除了主体变更之外,目前暂时没有感觉到其他变化。

引望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身份转换之下,引望也面临着新阶段的挑战。
一名华为车BU内部人士对搜狐汽车表示,没有计划对外发声,(希望)低调、平滑过渡。这侧面反应出,引望目前尚未准备作为独立主体高调地出现在外界视野中。
开创先例的合作模式
在汽车行业及华为历史上,车BU合作模式的创立、引望的成立、车BU的导入,都属于开创之举。
车BU的合作模式之新,在于系统地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载光、智能车云五大业务,作为智能化零部件卖予整车企业。并联手助力整车定义的团队、助力渠道的鸿蒙智行,分出华为汽车业务的三套合作模式。
无论是哪个模式,都离不开车BU,也就是引望的参与。

作为一个“电子螺丝钉”的供应商,引望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动化领域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相比较,更加多元化。
独立后的新关系
车BU独立之新,在于其与华为斩不断的联系。剥离子公司的目的往往是聚焦核心业务、提高子公司价值,对外寻求投资者,或者优化母公司财务状况。将子公司独立并剥离母公司,且母公司仍在子公司中占有一定股份并不罕见。但对华为而言则不一样。其曾剥离过三家子公司,不曾保留任何一家子公司的股份,这反应出剥离的聚焦和果断。
华为的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其对引望的重视,也为引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这也反映出华为自身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长远布局和战略思考。
结语
引望的成立,标志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家开创了先例的公司,正在一条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上探索。其未来发展如何,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