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自认为身体健朗的张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平时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经常说:“我这身子骨,再活20年都没问题!”在某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张大爷却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了自己客厅的地板上。虽然被紧急送医后,医生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享年65岁。
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张大爷家人的哭声,大家都很不解,张大爷平时身体看起来不错啊,怎么就突然猝死了呢?医生在了解张大爷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后,也有了初步判断:不管多这会导致体力下降,继而出现乏力疲惫或精神欠佳等症状。
三、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谨记3避免

《中国急救医学》上一则关于猝死的研究,在对5516名猝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后发现,30-63岁中年人占比较高。其实这不难理解,中年人处于事业高峰期,但同时面临巨大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加上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都会导致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最终提高猝死风险。
而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数据指出,约25%心脏骤停主要发生在睡前或睡眠中,即晚间10点至凌晨2点间,这是为何?

- 昼夜节律影响夜间生理变化会影响血压、内分泌和心脏等功能。
- 夜间血压波动对于有高血压等慢病的人来说,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导致心血管意外。
- 晚餐过饱晚餐过饱后,胃部负担加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诱发猝死。
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发生猝死,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睡前3件事要注意避免:
- 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活动或看刺激性的影视节目,保持心情平静,有助预防猝死。
- 避免晚餐过饱晚餐应清淡且适量,避免暴饮暴食。睡前2-3小时内不要进食,既可以避免反流,也可以减轻心脏负担。
- 避免烟酒烟酒会刺激心脏和血管,加重心脏负担,增加猝死风险。
猝死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降低猝死的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珍视生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