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一种医疗诊断技术,特别是用于诊断恶性肿瘤。

穿刺活检分为两步:
- 穿刺:使用特定的穿刺针准确穿入疑似病变的肿瘤组织,提取微量的组织样本。
- 活检:将获取的组织切片,由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性质,以明确诊断。
穿刺活检会导致肿瘤转移吗?
穿刺活检取得病理学依据,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也是指导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穿刺检查是否会导致肿瘤转移是许多患者担心的问题。
对此,有三个主要观点:
-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罕见:穿刺活检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理论上可能有促进肿瘤转移的可能性,但实际临床中,穿刺导致转移的病例非常罕见。
- 先进技术降低风险:随着穿刺器械和理念的不断改进,直接穿刺进肿瘤后再拔出体外的传统方法已基本被淘汰。目前多采用在彩超或CT引导下进行空心套管细针穿刺活检术。
- 及时治疗可降低风险:即使出现肿瘤细胞种植,其倍增时间也需数周至数月。如果在穿刺活检后的数周内进行手术、放化疗、靶向或免疫等抗肿瘤治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也会被降低。
穿刺活检可否用其他手段替代?
目前,穿刺活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
尽管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恶性肿瘤,但它们在面临复杂病情时往往无法准确确定肿瘤的性质。
例如,在肺癌诊断中,影像学往往只能提示恶性可能,但无法明确是肺腺癌、鳞癌、肉瘤样癌、大细胞癌还是小细胞癌。此时需要病理活检确定肿块的分子病理学类型。
结论
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且有效的检查手段。它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理论上的转移风险在临床中可以忽略。目前尚无其他手段可以完全替代穿刺活检。

因此,如果您被建议进行穿刺活检,请不要过于担心。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检查,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