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一、尿路上皮癌简介
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其中膀胱癌最为常见。
我国尿路上皮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其中膀胱癌已经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
二、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困境
与其他瘤种相比,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手段稍显复杂。
手术是早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首选方案。对于发现时就已经处于晚期、不可手术的尿路上皮癌,临床上基本采用化疗等药物来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保持生活质量。
传统的化疗方案(如含顺铂化疗)存在缓解不充分、缓解时间短的局限性,长期生存率难以提升,尤其是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6%左右。
三、首个一线免疫治疗方案获批
近日,国内首个尿路上皮癌一线免疫治疗方案——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顺铂及吉西他滨,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成年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获批。
此次获批标志着免疫疗法完成了对尿路上皮癌早期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治疗的覆盖,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四、专家解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叶定伟教授表示,纳武利尤单抗方案填补了当前临床中一个巨大的痛点:化疗带来的缓解不充分、不能持续。
通过一线免疫联合化疗达到深度的缓解,也就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临床中部分患者可能通过免疫联合治疗取得明显的缩瘤、降期,从而重新获得手术机会。
叶定伟教授指出,在诊疗指南推荐方面,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方案早在2021年就被《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2021版)》纳入了推荐;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的方案也在今年获批之前就被纳入了最新的2024版指南,有望成为中国尿路上皮癌全病程治疗的基石方案。
五、多学科诊疗助力患者获益
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也是尿路上皮癌治疗发展的大势所趋,免疫治疗会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助力临床MDT治疗模式的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六、早期症状警惕血尿
叶定伟教授提醒,尿路上皮癌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血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

虽然血尿在尿路感染、肾结石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中也很常见,但尿路上皮癌导致的血尿往往是无痛的,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尿路上皮癌也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属于非典型症状,容易耽误就诊。
因此,建议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尽快就医,必要时通过尿液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手段来确认是否为膀胱癌。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