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由于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有所上升,需要在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也随之增加。顺义妇儿医院儿科护士长王雪莲介绍,家长的配合与科学看护可以让孩子输液的过程更加顺利、安全。

患儿静脉输液前家长可以做哪些准备?
- 配合护士进行信息核对:护士在准备穿刺前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家长也需要密切配合,提供准确的患儿信息,将输液号条交给部位。
- 提前排尿,少跑厕所:输入液体后,孩子很容易想去厕所。提前排尿可以减少去厕所的次数,避免因去卫生间造成碰到输液针头而引起输液外渗,甚至针头脱出等现象。
输液过程中如何看护患儿?
- 切忌将污染的输液器再次插入输液袋内:如果输液器不慎脱落,家长千万不要擅自将污染的输液器再次插入输液袋内!这样做会污染药液,引起不良反应。及时告知护士,让她们给予正确的处理。
- 避免孩子乱跑:在输液过程中,家长不要随意带孩子携带药瓶离开输液观察室,避免发生输液反应等突发状况时,不能给予及时的处理而造成严重后果。
- 滴速不能随意调:护士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药物特性来确定滴速,家长再急也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对孩子不利。
- 输液结束时及时呼叫护士:当输液快滴注完时,家长应该及时呼叫护士更换药液或撤掉针头,以免空瓶时间过长导致回血。家长切记不要擅自拔掉针头。
- 帮助孩子放松状态:如果穿刺部位在手足部,请家长尽量让患儿手足处于放松状态,避免用力导致液体不顺畅。如果穿刺部位在头部,家长要看护好孩子的小手,避免抓到针。
- 多观察孩子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在输液过程中,家长要多观察针刺部位是否出现肿胀和孩子的精神状态,发热患儿监测体温,如果孩子出现皮疹、高热、寒战等任何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以便于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带留置针回家需要注意什么?
- 睡眠时不要压迫留置部位。
- 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后导管内有少量回血属于正常现象。
- 可洗澡,用保鲜膜将置管部位包裹好,保持敷料干燥。
- 穿脱衣服时,用手保护留置部位,避免将导管拔出。
- 意外拔管,请用创口贴按压穿刺点5—10分钟不出血即可。
- 穿刺部位可以用拉拉裤剪下来裤腰包裹头部或弹力绷带手套保护手部,无论用什么保护?家长的看护最重要。
儿童输液是一项需要细心呵护、安全为先的治疗方式。只有医护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孩子在输液过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治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