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孤独是一种与社会脱节的主观体验,如今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影响健康的流行病。2023 年,美国公共卫生局发布了一份 85 页的
研究报告,特别指出孤独(loneliness)或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是一种公共卫生流行病。最近,
广州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孤独与 30 种
疾病风险升高有关,其中精神/行为障碍风险更是升高了 61%。
孤独与疾病风险
这项研究分析了
英国生物样本库中 12.2 年的
数据,参与者中位年龄 56.5 岁,54.6% 是女性。其中 4.9% 的人感到孤独,孤独者更可能为女性、肥胖者、受教育程度低者以及拥有不健康
习惯(如吸烟、缺乏运动)者。
在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
就业、吸烟/饮酒情况、体重指数和体力活动等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孤独与 13 类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孤独的人罹患精神/行为障碍的风险比非孤独的人高出 61%。
具体到个体疾病,在校正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和多重比较之后,孤独与 30 种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孤独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风险升高 118%)、抑郁(风险升高 115%)、焦虑(风险升高 82%)、
精神分裂(风险升高 81%)、慢性阻塞性肺病(风险升高 51%)关系最为密切。
孤独的影响机制
研究者进一步
进行了孟德尔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孤独与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肥胖、慢性肝病、慢性肾病以及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等 20 种疾病无因果关系。但孤独遗传学倾向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哮的社会联系,我们可以减少孤独对健康和福祉的负面影响,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充实的社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