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进出肺脏组织受到限制。这种疾病可能由气道炎症引起,如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由肺泡壁破坏导致,如肺气肿。
慢阻肺的危害
- 我国近亿人患有慢阻肺,每年约100万人因该疾病死亡。
- 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疾病。
- 慢阻肺的社会认知严重不足,公众知晓率不足10%,知晓自己患病的患者不足3%。
慢阻肺的症状
- 呼吸困难:慢阻肺的典型症状,早期仅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甚至发生于日常活动和休息时。可以表现为自觉气短、气不够用、喘憋、胸闷等。
- 慢性咳嗽:晨起咳嗽明显,夜间可有阵咳,少数可仅咳嗽不伴咳痰,甚至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痰为白色泡沫或黏液性,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转为脓痰。
- 部分肺功能受损较轻的患者可以没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被患者认为与年龄增加有关,未引起重视。
- 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抑郁和/或焦虑等。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 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接触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长期接触生物燃料或空气污染也会增加慢阻肺的风险。
-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肺功能逐渐下降,患慢阻肺的风险增加。
- 家族史:有慢阻肺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慢阻肺的诊断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是存在持续气流受限的标准。
慢阻肺的治疗
- 戒烟: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
- 稳定期药物治疗:如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
- 急性加重期治疗:如吸氧、抗生素等。
- 康复训练:呼吸肌训练、体力训练等。
- 其他辅助治疗:如针灸、穴位贴敷等。
慢阻肺的预防
- 戒烟:戒烟是最有效的预防慢阻肺的措施。
- 减少接触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尽量避免接触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
-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接触生物燃料、生活环境有明显空气污染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规律饮食,适当运动。
结语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但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预防急性加重,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慢阻肺,远离呼吸不畅的困扰。
发表评论